
第二期返校途中個人防護指引及報到、開學後各種情景的應急處置
一🛖👋🏻、返校途中個人防護指引
(一)有條件的建議乘坐私家車返校,盡量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二)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接觸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後👨👩👧、飯前便後,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水下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擦拭消毒;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三)避免在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逗留。應留意周圍旅客狀況,避免與可疑人員近距離接觸🧑🏿🎓。發現身邊出現可疑症狀者及時報告乘務人員。妥善保存旅行票據信息,記錄乘車時間和登車地點,以配合相關密切接觸者調查及作為學校審核依據🛟。
(四)做好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若出現可疑症狀🖖🏿,盡量避免接觸其他人員,視病情及時就醫。
二、學校開學🤼,學生集中報到🤜🏼,校門口發現體溫異常學生的處置
學校大門口學生報到現場示意圖見圖一。
(一)開學返校當天,學校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在校統籌協調,濟南校區應急處置負責人(魏平副校長)負責現場指揮😂,有關專項工作組🫲🏽、返校學生所在二級學院應急處置聯絡員及輔導員提前到達報到入口處,並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學生返校註意事項和應對措施見圖二)。
(二)學生管理組組織當天返校學生的輔導員在返校入口迎接學生,提醒學生佩戴口罩、有序排隊,相互間隔2米☂️;體溫檢測人員(誌願者)依次檢測體溫(體溫監測工作流程,見圖三);安全保衛組負責維持秩序🙅🏼,適時引流、控製好人流量,同時加強周邊交通安全管理🌧。
(三)留觀轉診組和安全保衛組對入校學校進行體溫檢測🏄🏽♂️🏃🏻♀️➡️,發現體溫高於37.3℃的學生,輔導員配合立即將體溫異常人員引領至返校入口臨時留觀點,並陪護安撫學生👮。留觀轉診組和安全保衛組繼續進行體溫檢測,確保學生有序返校。
(四)在臨時留觀點,留觀轉診組對體溫異常人員重測體溫✪🏃🏻➡️,確認體溫異常後🙎🏼,啟動突發疫情應急處置工作預案。同時👨🎓🧑🏿🎨,報告校區負責人❇️。
(五)啟動應急處置預案後,領導小組通知綜合協調🙇🏿♂️、學生管理、安全保衛👵🏼、後勤服務等專項工作組人員穿戴防護套裝第一時間到達現場。
(六)安全保衛組布設警戒線🎛,維持秩序;留觀轉診組啟動與定點醫療機構的綠色通道,聯系120救護車,將體溫異常人員送至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進一步檢查👁🗨。同時,留觀轉診組工作人員和學生輔導員穿戴防護套裝前去協助🩸。
(七)安全保衛組和學生管理組有序引導疏散現場人員,提醒登記信息人員在離開現場後👅🧏🏻,做好個人防護,註意佩戴口罩🔺,勤洗手𓀅,減少人員接觸🧨,註意觀察自身狀況👰🏻♀️👩🏻✈️,並保持通訊暢通📙;一旦出現發熱、咳嗽🤍、乏力以及腹瀉、結膜充血等症狀時要及時上報輔導員或聯絡員🤸🏼♂️。
(八)物資保障與後勤服務組組織物業人員對臨時留觀點徹底消毒🙆🏿。
(九)留觀轉診組及時追蹤可疑病例情況,一旦確診為新冠肺炎或疑似病例,立即配合定點醫療和疾控機構做好救治與隔離工作♠︎🫘。
(十)二級學院聯絡員和輔導員及時了解患者身體健康狀況,配合學生管理組(心理輔導組)遠程開展心理疏導;並負責聯系患者家屬🧏♀️,通報患者病情和治療情況,作好安撫工作。
(十一)留觀轉診、學生管理、綜合協調組和聯絡員、輔導員協助疾控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確定密切接觸者範圍,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十二)發現確診或疑似病例,綜合協調組第一時間報告駐地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和省教育廳🚣♂️。
(十三)如轉診患者排除新冠肺炎,回校後由二級學院聯絡員和輔導員進行重點健康觀察14天,在公共場所或與外界接觸時佩戴口罩;病例排除信息及時通知現場登記的相關人員,提醒仍需做好個人防護和觀察🫂。
(十四)發現有未按時報到的學生,二級學院輔導員及時電話聯系🏊🏽🛝。如了解到有自測(自感)體溫異常或不適🕎,立即詢問學生目前所在位置,安撫學生並告知應對措施,同時第一時間報告二級學院聯絡員、校區負責人🦩👩🏽🚒,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措施。
三、學生在公寓內自測(自感)體溫異常的處置
(一)學生每天早上👩🦼🛩、中午各自測體溫1次,及時上報輔導員,信息計入健康合賬🌐。
(二)學生自測體溫高於37.3℃或出現咳嗽⚆、乏力以及腹瀉𓀘🐀、結膜充血等可疑症狀,立即佩戴口罩,並電話同時報告校醫療保健中心值班人員(值班電話👉🏼:89655177🐼;疫情專線:15554110027)和輔導員。
(三)輔導員報告所在二級學院聯絡員🫱🏼,並穿戴防護套裝趕到宿舍,陪護安撫學生,告知宿舍內其他學生暫時在宿舍等待並盡量相互遠離,同時通知同一樓層其他宿舍學生閉門休息或登記個人信息後正常外出上課。
(四)留觀轉診組(學校醫療保健中心)工作人員穿戴防護套裝到達現場對體溫異常人員重測體溫📗,確認體溫異常後,啟動應急處置🫂,並報告校區負責人。
後續處置工作執行第一部分“學校開學,學生集中報到🍝,校門口發現體溫異常學生”第5—14步工作流程🦎,突發應急處置流程圖見圖四。
四、教學與訓練(術科教學),教學樓(綜合訓練
館)內發現體溫異常學生的處置
(一)提前在教學樓(綜合訓練館)入口處設置體溫監測點和檢測通道🏌️♂️,並安排工作人員(誌願者)穿戴防護套裝,逐一檢測進入人員體溫。安全保衛和留觀轉診組提前在各場所劃定臨時留觀點🙍🏼♂️➜,並備好應急物品。
(二)所有師生員工進入各教學樓(綜合訓練館)時,要佩戴口罩👂🏼🍬、相互間隔2米排隊等待檢測。工作人員(誌願者)要維護好現場秩序,如人員過於擁擠則立即暫停進入,及時組織疏散👨🏻💼。
(三)工作人員(誌願者)檢測到體溫高於37.3℃的師生員工,立即引導他們前往臨時留觀點等候,並在旁陪護安撫,同時報告所在場所聯絡員通知留觀轉診組。如體溫異常人員為學生,學生應及時聯系輔導員。場地聯絡員(誌願者)組織工作人員登記在場人員個人信息後,繼續開展體溫檢測工作,引導師生員工有序進出。
(四)留觀轉診組穿戴防護套裝到達現場🏃🏻➡️,對體溫異常人員重測體溫,確認體溫異常後,啟動應急處置,並報告校區負責人🧺。輔導員接到學生電話後,第一時間穿戴防護套裝趕赴現場,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後續處置工作執行第一部分“學校開學,學生集中報到,校門口發現體溫異常學生”第5—14步工作流程,按要求
盡快完成密切接觸者的調查並實施隔離觀察,突發應急處置流程圖見圖四。
五、食堂內就餐發現體溫異常學生的處置
(一)餐廳就餐流程圖♠︎:圖五
(二)進出口設置:餐廳設置2處進口(南門為1號入口見圖五🛴、北門為2號入口見圖六)、2處出口(西門為1號出口🧒🏻👷🏿♂️、中門為2號出口),避免人員交叉接觸引發交叉傳染🧔🏼♂️。
(三)出入口設置及人流方向如下圖示:圖六、圖七、圖八
(四)入口前設置酒精消毒區🤽🏽,並配備相應工作人員(誌願者)對需要進入餐廳的人員進行手部和衣物的酒精消毒,其中如有對酒精過敏的人員💃🏽🤑,工作人員會提供不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讓其進行手部清潔。
(五)餐廳入口處設置含氯消毒腳墊對進入人員的鞋底進行消毒。學生排隊等候進入食堂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
(六)進入餐廳後🤹🏽,將有專門的體溫檢測儀器對進入人員的體溫進行檢測,體溫合格方可進行下一步選餐就餐;若出現體溫異常的人員💂🏼♀️,由現場校醫務工作人員引導其進入餐廳專設的臨時留觀區,同時進行安撫和登記,按程序啟動突發疫情應急處置🤵🏿♀️🧑🏿✈️。
(七)體溫合格後,進入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到洗手池對手部進行二次清洗消毒🙆♀️。
(八)徹底清洗消毒後,進入餐廳的同學需要根據腳下的間隔帶及餐廳地板上紅色磚塊顯示的間距進行排隊選餐👩🏻💻,排隊候餐保持1米以上距離🤤,杜絕並排🪠、紮堆選餐。
(九)就餐人員由餐廳進行選餐時👷🏿♂️,如需外帶統一使用餐廳提供食品袋打包帶走;如在餐廳內部就餐,需按餐廳固定好的藍色帶編號餐位依次同向就坐✍🏽,不面對面就餐,確保單人單桌(餐具由餐廳工作人員專人發放)。
(十)就餐時,要求減少不必要的交流談話,不互相夾菜。
(十一)疫情期間,學校統一實行錯時下課🧹、錯峰就餐👩🏼🍼🏠,為確保就餐有序🧖🏻,請每位同學就餐時間控製在10分鐘內。
(十二)就餐結束後,就餐人員需要根據腳下導向指示標到指定出口離開餐廳,不得隨意亂走動。
(十三)若有學生在餐廳內自感異常,主動報告食堂聯絡員和輔導員。食堂聯絡員立即引導至臨時留觀點等候👩👩👧,並登記周邊5米內餐桌就餐人員和各窗口工作人員信息。輔導員接到學生電話後,第一時間穿戴防護套裝趕赴現場,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後續處置工作執行第一部分“學校開學🦴,學生集中報到,校門口發現體溫異常學生”第5—14步工作流程,按要求
盡快完成密切接觸者的調查並實施隔離觀察🫏,突發應急處置流程圖見圖四。